振兴民族种业 巩固菜篮根基

编辑:江南果菜市场    日期:2012/8/17 11:16:07

“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”---这句古语道出了物种种性遗传的自然规律,所谓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生儿会打洞”,不足为怪也。现在令人纳闷的是,在中国的蔬菜基地上,种出的瓜豆蔬果,却大部分出自“洋胎”!何故?种子使然也。


据报道,洋种子已在多个蔬菜品种上“把持”国内市场。以“中国蔬菜之乡”寿光市一项调查为例,寿光农民种植的上千个蔬菜品种中,除韭菜、大白菜、萝卜等少数品种尚能“自给自足”外,其他蔬菜品种70%以上需购买进口种子。一年6亿多元的种子销售额中,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种子公司拿走。有专家统计 ,10年多的时间,“洋”种子已控制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%以上的市场份额,几乎涉及所有的蔬菜品种。此外,“洋”种子还全面进入大豆、玉米、小麦、花卉等领域,并逐渐形成垄断之势,国内种子面临全线失守的险境。


与外资种子大比例占据我国蔬菜种业市场份额相比,我国民族种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迟迟没有“觉醒”, 明显处于劣势,自主研发能力严重缺失。据悉,我国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大约有8700多家,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100家,拥有科研能力的不到1.5%,科研经费平均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1%,低于国际公认的“死亡线”。而国外种子公司在科研和技术创新上投入重金,科研经费投入一般为年销售额的10%左右。


专家指出:外资在我国种业市场的不断渗透,挤压着民族种子企业的空间。一些具有种质资源、营销网络的优质民族种子企业纷纷被外资并购,中小民族种子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危机。外国种业巨头拥有强大研发能力,进入中国市场后,又高薪挖人控制了优秀人才。长此下去,外资公司会完全控制我国种业市场。


专家认为,“洋”种子入境,因为产量高、品质好,会给农民带来眼前的实惠。但“洋”种子是双刃剑,潜在风险不可小觑。中国种子被外国企业全部控制后,农业种子就没有话语权,农业的“脖子”就会被人掐住。如今,外资垄断种子后产生的高价格、高风险“苦果”正逐步显现。“洋”种子掌握了市场话语权,菜农们只能接受“一克种子一克金”的高价。以色列的茄种子每克售价100元,某甜椒种子每克卖到180元,国外蔬菜种子售价比国内品种高出20%左右,但我们只能接受。


我国是农业大国,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而种子是基础之基础,没有现代化的种子产业就没有现代农业!鉴此,国务院颁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》,再次强化了种子在农业中的地位。不少省市亦相继从实践的经验教训中认清了“国以农为本,农以种为先”,“谁掌握了种子,谁就成为竞争的赢家”的哲理。于是在近日,广东省政府出台《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将农作物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、基础性核心产业来抓,以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,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。《意见》要求指出全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,增加种业投入,推进种业科研,完善市场监管,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,打造广东“种业硅谷”。山东省则在最近召开的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上确定:为确保现代农作物种业持续健康发展,未来一段时间,将重点建设和完善“六大体系”:区域试验体系、良种繁育体系、质量检测体系、市场监管体系、信息服务体系、支持保障体系,努力营造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。


专家学者强调,蔬菜育种需要几代人的传承积累,国内种子企业大多起步较晚,在与洋种子的较量中仍然处于弱势。依靠单个企业孤军奋战取得个别领域的突破,在对抗来势凶猛的“洋种子”的战斗中实在无济于事,因此振兴民族种业亟待走向大面积联合。首先要完善种子法,一方面对非主要农作物实行认定登记制度以及生产许可制度,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增加对种传病害的鉴定指标,在检验员培训和考核中增加种传病害检测有关内容,从法律制度上“倒逼”蔬菜种业自强。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,民族种业需要“三步走”:第一步即“购买已有成果”,包括购买外国种子企业和国内科研院所的优秀成果。第二步是“定向研发”,由企业提供研发资金,利用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,定向研发某种蔬菜种子提供给投资企业来推广销售。第三步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积累,科研机构逐渐与企业“融为一体”,形成自主研发体系。


专家们呼吁:打造种业“航空母舰”以提升我国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。我们必须通过自强不息,切实振兴民族种业,夯实种子这个国际经济基础之基础 ,以保障我国米袋子、菜篮子的有效供给。


文/魏晋


查看更多

返回

版权所有©2015-2021 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

粤ICP备12034122号

站点卫士